为什么中国女篮输给日本女篮争议如此激烈?
这事真把球迷给炸了!7月19日,中国女篮在深圳以81比90不敌日本女篮,无缘亚洲杯决赛。消息一出来,热搜榜直接被刷屏,网友的讨论声一浪高过一浪。
坦白说,这输球的反响确实大得出奇。很多人心里那个憋屈劲儿,估计得好几天才能缓过来。你说为啥?
这球不该输啊
先说最气人的地方——按实力来讲,这场球真不该输。中国女篮手里有什么牌?18岁的张子宇身高2米26,被称为"女姚明",在首场比赛中砍下13分,加上韩旭这样的内线高手,这"双塔"组合在亚洲应该是无解的存在。
主教练宫鲁鸣之前还说,随着张子宇的进步,中国队的双塔战术将成为一个"大杀器"。结果呢?大杀器没杀出什么名堂,反倒被日本队的外线三分给"杀"了个措手不及。
更让人想不通的是,中国队在小组赛阶段三战全胜,顺利晋级半决赛。这状态看起来多好啊,怎么一到关键时刻就掉链子了?
输在哪里了
说到底,还是战术问题。日本队那帮人个子不高,但是三分球投得那叫一个准。"双塔"未能抵挡住日本队的"三分雨",这说明什么?说明教练的调整不够及时。
你有内线优势没错,但对手外线全面开花的时候,你总得想个办法限制一下吧?结果从头到尾都是一套战术打到底,这不是给对手送温暖吗?
更要命的是,张子宇在小组赛中以场均14.3分、81%投篮命中率的表现成为赛事焦点,却遭遇对手愈发粗暴的防守。这种情况下,教练组应该早有预案才对。
球迷的心理落差
最让球迷受不了的,其实是心理落差。外界对中国女篮期待颇高,小组赛里中国队取得了三战全胜的好成绩,且都是以绝对优势击败对手。这样的表现,谁不觉得进决赛是板上钉钉的事?
结果半决赛一输,直接从冠军热门变成了季军争夺者。这种从云端跌到谷底的感觉,换谁都受不了。特别是想到2023年亚洲杯中国队以73:71险胜日本队,时隔12年重夺亚洲杯冠军,今年本来是想卫冕的。
更让人郁闷的是,如果决赛输给澳大利亚,大家还能接受——毕竟人家是传统强队。可半决赛输给日本,这心里的坎就过不去了。
张子宇的未来还是亮的
不过话说回来,这次比赛也不是一无所获。张子宇在国家队正式比赛首秀表现亮眼,在对新西兰的比赛中拿到全队最高的12分。18岁的小姑娘第一次打大赛就有这样的表现,说明潜力确实巨大。
只是这次的失利,可能会对她的心理造成一定影响。毕竟从万众瞩目到黯然离场,这个心理落差对一个年轻球员来说不算小。
争议背后的深层思考
这次失利引发的争议这么大,其实反映了球迷对中国女篮的期待值有多高。大家都希望看到一支能在亚洲称霸、在世界赛场上争光的队伍。当现实与期待产生落差时,失望和愤怒就在所难免了。
另一方面,最终中国女篮获得季军的结果,虽然不是最理想的,但也说明队伍的整体实力还是在那里的。关键是如何总结经验,在下次比赛中避免同样的问题。
说到底,一场比赛的得失虽然重要,但不能决定一切。张子宇还年轻,中国女篮的未来还有无限可能。只是这次的教训确实深刻——光有身高优势还不够,战术的灵活性和临场应变能力同样重要。
你觉得这次失利对中国女篮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?
老虎配资-股票小账户配资平台-炒股配资最新信息-石家庄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